淋巴瘤
2016-12-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年龄高峰在31—40岁,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峰略往前移。男女之比为:—3:1。一般认为,可能和基因突变,以及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放射线、化学药物,合并自身免疫病等有关。
恶性淋巴瘤是具有相当异质性的一大类肿瘤,虽然好发于淋巴结,但是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因此,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受侵部位和范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症状体征1、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起病
浅表淋巴结起病占多数,而HD又多于NHL,受累淋巴结以颈部为最多,其次是腋下,腹股沟,一般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中等硬度,早期可活动,晚期多发生粘连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块,有些HD患者淋巴结肿大在某一时间可暂时停顿,甚至缩小,以致于误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核。
深部淋巴结起病,以纵隔淋巴结为多见,肿大之淋巴结可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也可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而相应发生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纵隔NHL并发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者较多见,而青年妇女纵隔首发之HD多为结节硬化型,对治疗反应常不满意。
原发于腹膜后淋巴结的恶性淋巴瘤,以NHL为多见,可引起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
首发于咽淋巴环的淋巴瘤,多见于NHL,且常伴随膈下侵犯,症状有咽痛,异物感,呼吸不畅和声音嘶哑等。
、结外起病
除淋巴组织以外,身体任何部位都可发病,其中以原发于胃肠最为常见,胃及高位小肠淋巴瘤可有上腹痛,呕吐等症状,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回盲部,常有慢性腹泻,也可发生脂肪泻,还可引起肠梗阻。
3、全身症状
常有全身无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及不规则发热,少数HD可有周期性发热。
预防
于恶性淋巴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其发生的措施有一定的困难,临床上可根据目前有关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研究结果,对于高危人群给予适当的预防,可能有助于延缓或阻断该病的发生,对于经治疗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若给予积极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则有可能延长缓解期甚至阻止其复发,因此,对于淋巴瘤的预防调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和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密切注意浅表肿大的淋巴结的变化,对于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更应高度警惕。
3、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4、积极治疗与本病发生可能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结炎,自体免疫性疾病等。
5、对于浅表的病变,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或刺激。
病理病因:人类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人类只有两种病毒很明确与淋巴瘤有关,即EB病毒和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HTLV-1),依据其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金奇淋巴瘤(NHL)。
疾病诊断:
所谓的淋巴腺肿大,是否即显示一个恶性癌症疾病,需要很小心去区分,因为一些比较没有危险性的疾病,比如淋巴结发炎或其它感染,亦可能造成淋巴腺的肿大,所以我们第一个在对付淋巴腺肿大时,必须仔细检查区分淋巴腺的大小,硬度,皮肤病变。并从病人的临床过程,淋巴结肿大的持续时间,大小,硬度的变化及包括体重减轻,无缘无故发烧或夜间盗汗,还有皮肤发痒等症状去判断它究竟属于何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