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直通车丨结核病不可怕,只要正确预防治
2017-6-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专题导视
安岳王某因对结核病不了解,差点耽误了治疗;李某则因为对治疗结核病药使用过长和不规范治疗,患上了耐多药结核病,深受疾病的折磨。今天的健康直通车记者带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去了解结核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该如何预防?该怎样治疗?↓↓↓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菌最容易侵犯的是肺部,导致肺结核,同时还可以引起皮肤、骨骼、胸腔等其他身体部位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罗旗我国将结核病统一分为五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就是结核菌经呼吸道第一次进入人体。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结核菌一次或反复多次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肺部病变以及相应的病理、病理生理学改变。Ⅲ型:继发型肺结核,就是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Ⅳ型:结核性胸膜炎。
据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罗旗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一般来说,肺外结核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只有常见的肺结核的一些类型才具有传染性,主要是痰中能够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因此,有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一般情况下,结核菌会通过病人的气管、支气管排出体外,含有结核菌的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飞沫,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样的空气,结核菌就从传染源进入了另一健康人的体内。进入人体后,结核菌大部分被人体免疫系统杀死,一部分结核菌能够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而在体内存活,于是,健康人就感染了结核菌。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罗旗感染结核菌后,人体是否发病主要受感染结核菌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若人体抵抗力强而结核菌毒力弱,结核菌仍可被杀死,人体没有任何病变;若人体抵抗力弱而结核菌毒力强,结核菌就会大量繁殖,人体就会发生结核病;若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毒力大体相当,结核菌就会进入“睡眠”状态。但一旦条件允许,如人体发生疾病而抵抗力下降,这些“睡眠”的结核菌就会重新苏醒而繁殖。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大约5%-10%最终会出现结核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罹患结核病的第二大国,每年约有万人发病,所以,得了结核病怎么办,应该进行怎样的治疗,这是很多结核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罗旗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以使病灶消灭,最终达到痊愈。在确定治疗原则和选择疗法之前,一般要先确定结核病的类型和现阶段病灶进展及好的情况,并检查肺以外其他部位有无活动性结核存在。同时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只有遵循以上五个原则,才能确保治疗彻底。在结核病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的,临床上80%以上的结核病多为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百姓健康的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王丹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提到的结核病,大部分都说的是肺结核。它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结核菌侵犯患者的肺部组织,影响呼吸功能,患者会感觉到“气不够喘”,如不及时治疗,结核菌的大量繁殖严重消耗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造成患者日渐消瘦,最后会卧床不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死亡。2个月前,我县的王先生突然出现咳嗽,并伴随有午后潮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现象。王先生以为自己得的是感冒,医院进行了治疗。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王丹患者来了过后,我们给患者进行了胸片检查和涂片检测,胸片提示患者的左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有慢性感染性病变,痰图片提示查见抗酸杆菌,由此诊断,这名患者是一个“左肺继发性肺结核涂阳初治”。
医生告诉我们,结核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比如咳嗽、发烧等,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是误诊,但是它却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王丹一般来说,结核病人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等,后逐步伴有胸痛、胸闷、咯血等症状,当体内结核菌数量较大时,才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面部潮红、厌食、消瘦等症状。正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并不在意,直到出现医院诊治,但这往往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所以我们建议,当发现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并持续3周以上时,医院检查,以排除被结核菌感染的可能。医生根据王先生的病情制定了治疗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王先生的情况有所好转。一般情况下,初次患病的肺结核患者一般治疗的疗程为6个月,复发的肺结核患者一般治疗的疗程为8个月。在治疗过程中,肺结核患者要做到坚持规律治疗。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王丹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遵医嘱服药,不能少服或漏服药物,即便症状好转也不能轻易停药或自行调换药物,直至完成6-8个月的疗程。做到定期送痰复查,医生会根据痰结核菌检查的结果决定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结核病曾经被称之为“白色瘟疫”,过去更是有“十痨九死”的说法,而如今,结核病已不再可怕。医生告诉我们,绝大部分的结核病患者都是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获得痊愈的。但是还有一部分病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规范的进行治疗,就会发展成为严重的耐药甚至是耐多药结核病。
我县的李先生是一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患病已有多年,几天前李先生的咳嗽加重,医院感染科。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赵红梅患者在2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黏液痰,经治疗病情时好时坏。11年前出现咯血,行胸片检查提示“双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县疾控中心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但双肺结核久治不愈,后来通过做痰结核菌培养,被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改为2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仍然不佳,仍有咳嗽和间断咯血。引起耐药性的原因,除了因为现有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结核菌开始适应了药力外,患者不规范的治疗也是引起耐药性结核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赵红梅有些患者吃药不规律,认为自己没事了,就随意地把药停掉了,这种做法一个是让结核病不容易治好,第二个就是这种做法容易产生耐药的结核菌,结核菌跟你吃的药接触以后,没有把它杀死,那么结核菌就会发生变异,就会产生抗药性。
与普通肺结核相比,耐多药肺结核存在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昂等特点,容易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赵红梅耐多药肺结核因诊断、治疗所需时间长而导致其传染期更长,患者迁延不愈,四处流动,则大大增加了耐多药菌传播的机会和范围,而被感染者一旦发病即直接成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此外耐多药肺结核所需治疗时间长达2年之久,治疗费用昂贵。
据了解,涂片检测、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淋巴细胞培养+γ干扰素释放试验、PCR-TB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是早期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方法。生活中人们对结核病唯恐避之不及,不仅因为结核病比较难治,而且因为结核病的传染性极强。既然结核病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结核病呢?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蒲光林第一,做到生活有规律。避免长期过劳和精神紧张,饮食均衡,适当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第二,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矽肺、胃肠道疾病等。第三,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其重点对象是新发现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家庭内受感染的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和结核菌素试验反应≥15mm或有水疱的成员。第四,防止结核菌传播。包括不随地吐痰,定时开窗通风,注意隔离,减少接触传染源,病人所用物品要经常消毒和清洗等。第五,为儿童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迄今为止最有效、最可靠的预防方式,免除了新生儿及儿童患重症结核病的危险,如出生时没有接种卡介苗,应及时补种。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我县唯一的感染性疾病定点治疗机构,负担全县传染病的救治和预防咨询。科室建筑面积平方米,四周围绕美丽的绿色园地,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科室共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医生8人,护理人员17人。主要收治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肺结核、流感、感染性腹泻、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各种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重在防范,及早治疗。生活中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预防办法,而这也是预防许多传染病的根本之策。
安岳县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信息来源:专题部
编辑:唐达宁主编:魏 奎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医院专业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