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吃肉,其实是两回事
2016-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有一个人,得了结核性腹膜炎,四肢浮肿,肚子肿胀,吃了很多药物都没有效果,很多医生都说没办法治疗了。
后来请了“有持桂里”先生诊病,有持桂里先生见病人病情严重,于是对病人家属说:“我也只能对症治疗,消消肿,让病人不要那么难受。但前提是病人必须戒口,不能吃油、盐太多。”
病人家属都允许了。有持桂里先生于是给病人吃“鲤鱼汤”,这个汤的做法是:取一条生鲤鱼,去肠、洗净,加上生柚皮等,用水ml,煮成ml,然后把鲤鱼、药渣去掉,把鱼汤分成3次吃完。这是古代用来治疗水肿的食疗方。
病人吃后,尿量逐渐增多,肿胀逐渐消退,病人家属非常开心。
但是过了十余日,尿量又变得短少了。有持桂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反复询问,而且严格追问服侍病人的老婆婆。老婆婆沉思很久,说:“病人调理照顾,跟之前没有什么两样。最近因为病人觉得把鲤鱼扔掉很可惜,所以叫我再用豆油煎炸了,当下饭菜。”
有持桂里先生说:“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药物吃得不得法,怎么可能不出大问题?”
这次严厉要求病人戒口,依然给病人吃鲤鱼汤,于是病人小便又渐渐通利,而且越来越多,终于浮肿全部消退。
神奇的是,当病人水肿消退,原来的腹膜炎,也没有了,这难道不是奇事么?
医院肝病科慢病管理中心解读:
随着中医养生理念的推广,现在食疗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们喜欢食疗,当然因为食疗也有治病的功效,就像清代医学家黄宫绎说的一样:“食物入口,跟药物治病同一道理,如果合适身体需要,就对人的脏腑有益处,并且可以治病养生。”
因为喜欢食疗,很多人到慢病管理中心完善了体质辨识,明白自己的体质,然后又慢慢了解一些食物、药物的性味。这样一来,体质偏寒,就用温补的食疗;体质偏热,就用清凉的食疗;阴虚的,就用沙参、玉竹、黄精滋阴;气虚的,就用黄芪、党参、淮山补气……看起来头头是道,吃起来很有味道,似乎没有什么错误的。
但也有些人忽略了,药膳的完成过程也可以改变这一煲“汤”的性味。比如说,中医认为猪肉是“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的,所以大出血、大出汗、口大渴的情况之下,可以喝猪肉汤。《随息居饮食谱》讲过:如果阴虚难产后的妇女,血气亏虚,出现燥渴、干嗽、便秘的症状,可以用猪肉煮汤,喝猪肉汤来治疗。但是如果把猪肉煎炒来吃,则反而会增加热毒,导致阴液愈来愈虚。
这个医案也是这样子,这个病人患的是结核性腹膜炎,一般来讲他的体质应该是湿热质、或者湿热质兼有阴虚质的。中医认为,鲤鱼是平性的,煮汤后汤得了鲤鱼药气,所以汤应该也是偏平性的,适合病人吃。但如果把鲤鱼煎炸,则变成温热性质的了,这样子吃下去,不但损害了脾胃,而且增加了热毒。所以病情才会反复。
白癜风治得好吗北京白癜风病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