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校园传染病防治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

2022-5-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学校常规预防控制措施

一、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是早期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手段。各级各类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中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查,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

二、健康教育

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中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地对师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和生活等习惯,预防结核病发生,杜绝师生结核病患者的瞒报和谎报,降低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的风险。

三、学校环境卫生

学校应当按照学校卫生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人均13使用面积,并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

(一)中小学校教室设施要求

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米的横行走道。

4.教室应设通气窗,保证通风换气。

(二)学生宿舍设施要求

1.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2.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保证学生一人一床。

4.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三)学校公共场所保持学校公共场所(图书馆、食堂等)的通风换气。

(四)校园环境卫生

建立学校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做好学校环境的清扫保洁,清除卫生死角,做好垃圾处理。

四、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

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是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中早期发现患者的重要手段,也是避免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和蔓延的有效措施。通过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结核病患者,减少结核病在校园内的传播。

患者诊断

一、肺结核诊断的检查流程

1.问诊

对所有就诊者,要详细询问其肺结核患者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除常见症状外,儿童肺结核还可表现为发育迟缓,儿童原发性肺结核可因气管或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或发生淋巴结、支气管瘘而出现喘息症状。

2.感染检测

可采用TST或IGRA等进行感染检测。

3.胸部影像学检查

15岁及以上者均进行检查;15岁以下者,对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TST检测强阳性/IGRA阳性者进行检查。

4.病原学检查

对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者、或TST检测强阳性/IGRA阳性者,留取3份合格痰标本进行相关检查。

5.排查骨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盆腔结核等肺外结核。

来源: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chenggw.net/fmjhyw/15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