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那些趣事

2022-7-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种慢性传染病,肺结核是结核病的主流,占结核病的80%以上,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传染的来源,当处在活动期肺结核的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含结核杆菌的痰液飞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人后就会受到结核菌的感染。结核杆菌在湖是阴暗的环境中可存话相当长的时间。教师的工作场所空气不流通,容易受到结核菌感染,加上教师的工作学习繁忙,生活不规律,有些人身体抵抗力下降,身体不适也不去就医,就容易发病甚至使病情恶化。据研究,受结核菌感染的人群,10%的人会发展为结核病,75%的病人发病年龄在15~50岁之间。[致病因素]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既然是传染病,就由传染源、传染途径、易被传染的人群等三部分组成.(1)传染源:结核病虽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在结核病人中,经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这类病人,医学上称为排菌病人,即为结核病的传染源,(2)传染途径:结核菌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染给他人。结核菌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传染。传染方式是,当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小痰沫排放至空气中,健康人吸人含有结核菌的痰沫,即会受到传染。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轻重以及接触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3)易感人群: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受到感染结核病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面身体抵抗力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少数人在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发生结核病的几率大约为10%。②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容易患病。③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是④艾递病毒感染者因免疫缺损,抵抗力持续下降,一旦感染结核爵极易发生结核病。

[自诊要点](1)如果发热、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或伴略血、胸痛,就要警惕是否患有结核病。

(2)病情进展可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盗汗、月经不调等。

(3)如果延误诊断治疗,结核病就会在肺内播散,甚至通过淋巴一血液循环播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骨结核、肾结核、泌尿生殖系结核、消化系结核甚至神经系统结核病等,出现相应症状。

[必要检查](1)胸部X线:可以发现结核病变。

(2)痰涂片显微镜检查找结核杆菌: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液:清晨痰:清晨咳出的第2口、第3口痰液;夜间痰:送检前1日晚睡前咳出的痰液,保证其提供的痰标本是从肺深部咳出的黏性或脓性的痰。

(3)结核菌素(PPD)试验:与检查异常、涂片阳性病人密切接触者或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病人,应做结核菌素试验。

[治疗措施]我国传染病法将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实行归口治疗。治疗结核病应遵循5条原则:即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早诊断、早治疗利于病变消散,恢复健康不留痕迹。联合用药是经验与教训的结晶,必须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全面治疗,取得最佳疗效。适量和规律,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按治疗规律用药,且不可自作聪明,自作主张随意停药。所谓全程,就是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1个疗程3个月,全疗程1年或1年以上,在查痰阴性后,就不具有传染性,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这5条原则意在确保查出必治,治必彻底。

(1)首先应该综合治疗:包括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多食蔬菜、水果、鱼、蛋、瘦肉等食品,也可服用能提高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制剂。在急性期,病人应该全日休息,待胸腔积液吸收后才能恢复轻微体力劳动,但不能过度疲劳。在稳定期可以适当参加--些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疾病逐步痊愈。

(2)药物治疗: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抗结核治疗,采用督导下化疗坚持全程治疗.抗结核药物常用的有12种,链霉素、卡那莓素、卷曲药素、紫莓素,这4种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胃肠吸收差,故用其注射剂。余8种为口服药,有异烟胖、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肢丁醇、对氨柳酸、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氨硫脲。

(3)对症治疗:当有胸腔积液时需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目的是防止胸膜粘连。若有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一般需住院治疗。每周抽胸腔积液1~2次,每次抽毫升左右。胸腔积液控制后方可转到门诊治疗,起初需要每周到专科门诊B超复查1次,发现胸腔积液应及时抽出。医生视胸腔积液吸收情况,逐渐延长门诊复诊时间,直至胸腔积液全部吸收为止。(4)手术治疗:对于大于3厘米的结核球与肺癌鉴别困难时、长期内科治疗未能使痰菌阴转者或单侧的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者、已丧失功能并有反复咯血或继发感染者可做肺叶或全肺切除。[特别提醒](1)当你身边有肺结核病人时,首先要了解他(她)是否是排菌病人、是否已经抗结核病化疗。如果是痰菌检查阴性病人或痰菌阳性已经化疗病人,传染性小,你不必担心受传染。如果是未经治疗的排菌病人,应尽快督促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规范的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性。(2)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清楚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决不随地吐痰。应定期体检,做到对结核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生活规律、平衡膳食、适当户外活动或锻炼,对增强抵抗力也是非常必要的。(3)抗结核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副反应大多数对身体影响不大,是安全的。但也有个别情况可出现副反应比较严重,所以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反映情况,按照医生意见对发生的副反应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完成治疗,达到治愈。研究表明,合理的治疗可使95%左右的病人痊愈,而不合理的治疗可使50%左右的病人治疗失败,且复发率较高。同时,细菌容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会更差。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chenggw.net/fmjhzl/15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