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百日作战计划第十一天外科护
2021-3-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手术室是为病人实施手术治疗的场所。
Ⅰ类手术间:即无菌净化手术间,接受颅脑、心脏、脏器移植等手术。
Ⅱ类手术间:即无菌手术间,主要接受脾切除手术、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术、眼内手术、甲状腺切除术等无菌手术。
Ⅲ类手术间:既有菌手术间,接受胃、胆囊、肝、阑尾、肾、肺等部位的手术。
Ⅳ类手术间:即感染手术间,主要接受阑尾穿孔腹膜炎手术、结核性脓肿、脓肿切开引流等手术。
Ⅴ类手术间:即特殊感染手术间,一般为负压手术间主要接受绿脓杆菌、气性坏疽杆菌、破伤风杆菌等感染的手术。
手术间数或手术台数的设置与外科实际床位数成比例,一般为1:20-1:25。
手术室内温度恒定在20~24℃,相对湿度为40%~60%。
手术室一般位于建筑的较高层,与手术科室、监护室、病理科、放射科、血库、中心化验室等相邻。
手术间接台先安排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或感染手术。
每日清晨湿式拖地,每周至少1次彻底大扫除。
手术室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三个区域管理。
限制区是指手术间、洗手间、无菌物品存放间。
手术器械首选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锐利手术器械、不耐热手术用品或各类导管可采用化学灭菌法,如采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用无菌水冲净后方能使用。
刷手范围从指尖到肘上10cm。
穿好手术衣后双手应保持在腰以上、胸前、视线范围内(双手交叉放于胸前)。
手术体位安置:肢体及关节托垫须稳妥,不能悬空;妥善固定,防止各部位肌肉血管、神经受压扭伤或压疮。
仰卧位最常见:适用于胸部、腹部、下肢等手术。
肾手术侧卧位需要头低脚低腰高。
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会阴部消毒可选用1:苯扎溴铵溶液。
对已确定的手术切口包括周围至少15cm以内的皮肤消毒。
洗手护士又称器械护士,术前和术中关体腔前和缝合切口前,与巡回护士共同准确清点各种器械、敷料、缝针等的数目,核实后登记。
铺在台面上的无菌巾共6层,无菌单应下垂至少30cm。
手术室无菌术包括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无菌台的准备、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为肩以下、腰以上、双手、双臂、腋中线以前的区域。
特异性感染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色念珠菌、肝炎病毒等特异性病菌引起的感染。
葡萄球菌:脓液稠厚、黄色、不臭。
链球菌:脓液稀薄,淡红色,量多。
大肠埃希菌:如单纯感染,脓液无臭,如混合感染,特别是合并厌氧菌感染脓液气味恶臭;
铜绿假单胞菌:脓液为绿色,甜腥臭味;
变形杆菌(厌氧菌):脓液有特殊恶臭。
结核杆菌引起结核属于内科病。
非特异性感染的五大典型症状: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上唇疖痈、鼻疖)严禁挤压或切开,否则易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颅内感染)。
痈是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口底、颌下、颈部等处的急性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丹毒是皮内网状淋巴管受β-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局部发红、灼热痛、边界清楚,很少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或化脓。
丹毒具有接触传染性,需要床边隔离。
感染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如果你也想加入初级护师百日作战计划那很简单你只要是年初级护师考试的同学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