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卡菌属简介

2018-6-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诺卡菌属

诺卡菌属是一群需氧的、能形成气生菌丝、有抱子的革兰阳性菌,诺卡菌属细胞壁含分枝菌酸,包括13个种,其中星形诺卡菌、巴西诺卡菌(N.Brasiliensis)、皮诺卡菌(N.farcinicα)、豚鼠耳炎诺卡菌(N.otitidiscaviarum)、南非诺卡菌(N.transvalensis)、新星诺卡菌(N.nova)等6个种与人类疾病有关。在我国最常见的为星形诺卡菌。

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不属于人体正常菌群,故不呈内源性感染。在我国最常见的为星形诺苄菌。

奴卡菌病多为外源性感染,可因吸入肺部或侵入创口引起化脓感染。如星形诺卡菌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人的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可出现肺结核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寒战,胸痛,衰弱,纳差和体重减轻,但这些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并且与肺结核或化脓性肺炎相似。胸腔积液也可发生。约1/3病例可发生转移性脑脓肿,通常可有严重头痛和局灶性神经系统异常。肺部病灶可转移到皮下组织,形成脓肿、溃疡和多发性瘘管,也可扩散到其他器官,如引起脑脓肿、腹膜炎等。表现为化脓性肉芽肿样改变,在感染的组织内及脓汁内也有类似“硫磺样颗粒”,呈淡黄色、红色或黑色,称色素颗粒。巴西诺卡菌可因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表现为肿胀、脓肿及多发性瘘管,好发于腿部,称为足分枝菌病。

奴卡菌感染常可发生在一些进行性疾病或免疫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晚期尤其是柯兴综合症、糖尿病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及广谱抗生素患者。但约一半病人并无预先存在的疾病。本病已被认为是晚期艾滋病患者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其他诺卡菌有时也可引起局部或偶也可是全身性的感染。

星形诺卡菌

革兰阳性,菌体为丝状,称为菌丝或菌丝体。培养早期,菌体裂解为较多的球菌或杆菌状,分枝状菌丝较少;培养后期,可见丰富菌丝体形成。在服液、痰和脑脊液等临床标本中,为纤细的分枝状菌丝。抗酸染色弱阳性。

在沙氏培养基(SDA)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2℃或35℃均可缓慢生长,需5~7日可见菌落。菌落表面有皱槽,呈颗粒状、黄色或深橙色,表面无白色菌丝。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较小、凸起,呈白色。

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甘露醇、肌醇、酷蛋白、酷氨酸和黄瞟岭,溶菌酶试验阳性,淀粉、明胶试验阴性。

1

与分枝杆菌的鉴别:星形诺卡菌革兰染色性强,抗酸染色性弱,盐酸乙醇易脱色,菌体呈丝状;分枝杆菌抗酸性强,不易脱色,革兰染色弱。

查找账号医学检验圈by华通医疗或加我们的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chenggw.net/fmjhyw/10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