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藏而不露夏季温养长寿大穴

2018-10-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艾条熏蒸肚脐可以排湿邪,升清降浊,调节脾胃。

夏天即使温度很高,也不要穿露脐装,极易导致胃肠痉挛、消化功能减退等疾病。

揉腹法

双手搓热,捂在肚脐揉腹。在安静的时候,可以沿肚脐顺时针揉腹,这是人体丹田所在区域。丹田所在的小腹区域,覆盖有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等穴位,这些穴位与我们的肾气有直接关系的,神阙穴为阳穴、阴交为阴穴、气海为阳穴、石门为阴穴、关元为阳穴、中极为阴穴,这几个穴位阳阴交替,更似我们的肾气的一阴一阳,揉丹田从而调补肾气。

气聚法

站、坐、卧均可,全身放松,双手掌重叠覆盖于肚脐之上,用腹式呼吸法,鼻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意想自然界能量,进入肚脐,聚集在此处;口呼气时腹部下陷,意想能量向全身扩散。一呼一吸为一次,习练24次。长期坚持习练,可温阳补虚,还阳和中,消食导滞,对阴阳两虚,体弱无力,气短神衰有效。

敷肚脐

肾虚阳气不足者,桂皮、茴香磨粉,将肚脐填满,贴上橡皮膏即可,半小时后就会有微微发热的感觉。桂皮可促进气血化生,引火归源,固肾气,又不容易上火。除肚脐破溃的人不能贴之外,其他人都能贴,可以起到阴中补阳的作用,阴虚的人是可以贴的,阳虚的人更应该贴了。茴香能暖肾散寒,能够很好补肾气。一天贴一次,贴24小时,等到更换的时候用淡盐水清洗?

核心提示:

中医认为,肚脐,也就是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肚脐皮薄凹陷,无皮下脂肪组织,直通人体五脏六腑,因此,肚脐也成为治疗疾病与修养健康的所在。经常温养肚脐,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

然而,炎炎夏日,男士喜欢打赤膊,女士喜欢露脐装,加上空调冷气直吹,肚脐不断受到寒湿侵袭,影响健康。本期“养生”特邀中医专家为读者介绍肚脐养护方法。

肚脐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肚脐,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属于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刘德桓说,神阙穴是全身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

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养生家认为胎儿在母体内是靠胎盘来呼吸的,为先天呼吸,属先天真息状态,称为“胎息”。婴儿脱母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人们通过锻炼,可重新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

泉州市医药研究所中医学副主任医师洪如龙说,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脐带、胎盘紧连在脐中,肚脐保有父母赠予我们的元气真阳,持续不断滋养强壮着我们的五脏六腑。此外,神阙穴还与任脉、督脉、带脉关系非常密切,与诸经络相联系,通过神阙穴治疗内病是中医外疗法中的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

“脐泥”不是想洗就洗的

肚脐,虽然作用很大,但由于其独特的结构,污垢容易堆集形成“脐泥”。但为什么老一辈的人总会告诫我们肚脐不能玩、不能洗、更不能抠呢?

对于“肚脐不能抠,抠了会肚子疼”的说法,刘德桓认为是有道理的。肚脐与腹腔只有薄薄的一肤之隔,是一个娇嫩的瘢痕。抠肚脐容易弄伤那里娇嫩的皮肤,有可能引起炎症,一旦恶化还可能化脓,细菌又可能侵入腹腔内重要的血管。至于用指甲去刮它就更要绝对避免了。

据国外学者研究,人类的肚脐里寄生着约种细菌,但大部分是非致病的细菌,所以不需要刻意去清理“脐泥”。

只有出现以下3种情况才需清洗肚脐:“脐泥”太多,可以清洗;肚脐眼有异味,需要清洗;肚脐有特殊分泌物或进入异物,得找专科医生处理。

想要安全清除脐泥,一定要记得用温水清洗,切忌用凉水,因为肚脐是个矫情的穴位,很容易受寒入风:

清洗前:用香油涂抹在肚脐眼上,软化肚脐上的黑色物质。

清洗中:用棉棒轻轻擦拭,以温水冲走污垢。

清洗后:用干棉棒擦干水迹,保持肚脐内部的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肚脐忌寒,讲究藏而不露

夏天睡觉的时候,父母总是强调,一定要盖上肚脐。事实上,老一辈积累的生活常识背后,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知识。洪如龙说,睡觉时不盖肚脐容易生病是因为人在清醒的时候,阳气是固于体表,防护外界的侵犯,但在睡觉时,阳气就慢慢进入体内了,体表阳气不足,防御的功能就比较弱了,寒邪和湿邪就容易通过肚脐伤害人体,导致腹泻、呕吐。

此外,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因此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它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肚脐易受凉而染风寒。睡眠时要注意脐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泻或感冒。尤其是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一到夏天,不拘小节的男性喜欢赤膊,时尚爱美的女性喜欢穿露脐装。“中医讲究肚脐眼应藏而不露”,刘德桓表示,夏天里即使温度很高,也不要打赤膊或者穿露脐装,尤其在早晚和阴雨天,这时肚脐最容易受凉。因为风很容易乘虚而入,导致肚脐受凉,导致各种胃肠痉挛、消化功能减退等疾病。而在空调房里休息时,一定要在腹部盖上衣物、毛巾,或戴上护脐带,以确保温养肚脐。

熏艾蒸脐可通便止泻

55岁的李大爷平日排便困难,经过医生诊断后,他使用艾条熏蒸肚脐,没想到第二天排便就清爽了,没有黏腻之感。

用艾条艾灸肚脐的方法古已有之,唐代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就常常熏肚脐,活过了百岁。洪如龙说,肚脐虽然没有皮下脂肪,极易受寒,但聪明的古人懂得借力用力,利用点熏艾条的方法温养肚脐,以此达到养生的奇效。甜和凉的东西容易伤脾胃,而且更容易引起身体湿邪积聚,我们可以通过尿液、粪便、出汗等等排湿邪,但是如果这些方式都不能有奏效的话,用熏艾蒸脐也有排湿的功效。

此外,艾条熏蒸肚脐还有升清降浊,调节脾胃的功效。如果是便秘者可以尝试每天在肚脐进行熏艾10分钟。熏艾能升清,就是能帮助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运送到全身吸收;艾条能降浊,粪便是浊气,通过肠道排除。而腹泻者同样可以艾灸肚脐,跟艾灸肚脐治便秘的区别就是:艾灸的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中医认为,清气不升,就容易形成腹泻,所以通过熏肚脐,长时间的烟熏,把气提升上来,腹泻也就止了。

而对于脾胃消化不良,经常有饱腹感的患者,可以尝试用艾条先灸中脘穴,再灸肚脐,可以防上火。中脘穴灸5至10分钟,然后肚脐再灸10至20分钟。其中两根肋骨中间有个剑突,剑突和肚脐的正中间就是中脘穴。

平日在家点艾条熏蒸肚脐时,艾条一定要距离穴位2-3厘米。怕家中气味较大的,可选无烟艾条点着,垂直对着肚脐熏灸即可。刘德桓特别提醒的是,肚脐对温度的感知没有身体其他部位那么强,很容易烫伤。如果怕烫伤,可用食指和中指放在肚脐两侧感知温度,能够及时调整艾条的高度。

肚脐形状解密健康

临床医学发现,肚脐的位置、形状可提示出身体的健康状况。一般认为肚脐若为正圆形或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表示身体健康,女性卵巢功能良好。

而如果出现以下几种肚脐的形状则需警惕疾病的发生:

向上形肚脐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不论男女,多半他们的胃、胆囊和胰脏的情况不佳。

向下形肚脐形状与向上形肚脐的位置相反。这种肚脐表明患有胃下垂、便秘等疾病。亦要注意慢性肠胃病及妇科疾病。

偏右形肚脐这种类型的人群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这种情况下,应忌烟酒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偏左形肚脐此类型的人,肠胃不佳,很容易导致便秘。而且患大肠黏膜炎等疾病几率也很高。

浅小形肚脐肚脐眼又浅又小,具有这样肚脐者,不论男女,身体都较为虚弱,他们的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经常会感到浑身乏力。

海蛇形肚脐此肚脐的人因静脉扩张使肚脐的周围如海蛇缠绕一般,这种肚脐是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常见的征兆。

凸出形肚脐这种属病态情况,当腹内有大量积液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可向外突出。一般经及时治疗恢复后,肚脐形状也会发生改变。

凹陷形肚脐当腹内发生炎症变化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可向内凹陷应及时注意观察。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经检索无法确定原创作者,故未标明作者。如有异议,请直接在后台留言,小编立即删除或协商重新注明原作者。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哪里能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chenggw.net/fmjhyw/10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