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讨论烦渴,多尿,双颌下腺肿大
2016-10-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0岁。因胫前水肿5个月,左肾盂积水2个月于年10月15日收入我院肾内科。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胫前可凹陷性水肿,晨轻暮重,伴乏力、活动耐量减低、双下肢肌肉酸胀感,无眼睑、颜面部水肿,无肉眼血尿、泡沫尿,无头痛、咽痛、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不适。当地诊所查尿常规:比重1.,尿蛋白阴性,潜血阴性;血肌酐(SCr)μmol/L。年8月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不适,复查SCrμmol/L,当地诊所予健胃消食的中成药治疗。年10月就诊我院门诊,血压/85mmHg(1mmHg=0.kPa);查血常规:WBC5.05×/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8.5%,嗜酸性粒细胞0.03×/L,Hbg/L,PLT×/L;尿常规:比重1.,尿蛋白阴性,潜血5.3红细胞/μl,WBC2.6细胞/μl;24h尿蛋白0.g;SCr.9μmol/L。超声提示左肾包膜下可疑积液,范围0.6cm×4.4cm;双肾集合系统分离,左侧宽约2.3cm,右侧宽约2.6cm。胸腹盆CT平扫(图1):腹膜后软组织密度影,包绕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双侧髂总动静脉,考虑腹膜后纤维化(RPF)可能,双侧肾盂肾盏扩张积水。核素肾血流图:左肾血流灌注显著减低,滤过功能严重受损;右肾血流灌注略减低,滤过功能中度受损。GFR37.5ml/min,右肾GFR为22.3ml/min,左肾GFR为15.2ml/min。
图1年10月胸腹盆CT:腹膜后软组织密度影,包绕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双侧髂总动静脉,双侧肾盂肾盏扩张积水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既往史:年诊断中枢性尿崩症,予醋酸去氨加压素片0.1mg,3次/d,多尿症状好转,尿量由ml/d减为ml/d。同年因双下颌肿物行双侧颌下腺摘除术,病理不详。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病史。个人、婚育、家族史无殊。入院体检:体温36.2℃,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98mmHg;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甲状腺Ⅰ度肿大,无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37×/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6.2%,嗜酸性粒细胞0.01×/L,Hbg/L,PLT×/L。尿常规:比重1.,尿蛋白阴性,潜血阴性。10月24日SCr.8μmol/L,尿素氮13.90mmol/L,IgA1.71g/L(参考值0.70~4.00g/L),IgM0.48g/L(参考值0.40~2.30g/L),IgG19.75g/L(参考值7.00~17.00g/L)。临床讨论患者中年男性,慢性病程。以双下肢水肿、左肾盂积水起病,SCr升高,CT提示腹膜后软组织包绕。诊断首先考虑RPF。该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胶原血管病,特征是腹膜后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伴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包绕压迫输尿管、大血管和腹膜后腔其他脏器。按病因是否明确分为特发性RPF和继发性RPF。特发性RPF病因不明,目前有两种观点:(1)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炎症反应;(2)自身免疫病全身表现的一部分,其中最常见于IgG4相关疾病。引起继发性RPF的病因较多,包括:(1)药物:常见的有麦角新碱、麦角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肼苯哒嗪、β受体阻滞剂、非那西汀等。通过增加胶原纤维的生成和胶原基质沉积导致纤维化,纤维化不仅局限于腹膜后,还可累积心包、胸膜和肺。(2)恶性肿瘤:淋巴瘤、肉瘤、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3)感染相关:常继发于邻近组织的感染,如脊柱或椎旁脓肿,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结核。(4)腹盆腔放射线治疗。(5)创伤、腹部手术史、腹膜后出血。(6)其他:组织细胞增多症,淀粉样变等。本例患者无相应药物使用史,无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既往无结核感染,无肺结核、椎旁脓肿;无创伤及腹部手术史。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结核淋巴细胞培养+干扰素(A+B):0SFC/MC;血清肿瘤标记物(CA、CEA、CA、CA72–4、CA15–3)均阴性;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阴性;CT影像除腹膜后肿物包绕外,未发现其他占位性病变;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可溶性核抗原(ENA)抗体、抗肾小球基膜(GBM)抗体均阴性。故暂不考虑继发性RPF。血清IgG升高,影像学提示RPF,结合患者既往双侧颌下腺肿大和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史,需考虑IgG4相关疾病。根据年日本提出的IgG4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确诊需满足:1个或多个器官特征性的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或肿块形成;血清IgG4升高(mg/L);组织病理IgG4阳性浆细胞/浆细胞40%,且每高倍镜视野下IgG4阳性浆细胞10个。进一步检测血清IgG亚类:IgGmg/L(参考值~mg/L),IgGmg/L(参考值0~mg/L),IgGmg/L(参考值~0mg/L),IgGmg/L(参考值80~mg/L)。追查2年前颌下腺术后病理,完善IgG4染色。颌下腺特染病理结果:硬化性颌下腺炎,淋巴结高度反应性增生;免疫组化:IgG+,IgG4+,IgG4阳性浆细胞数20个/高倍镜视野(图2-5)。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IgG4染色,确诊IgG4相关疾病。图2颌下腺组织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 HE ×
图3颌下腺组织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 HE ×
图4颌下腺组织大量IgG阳性的浆细胞 DAB ×
图5颌下腺组织IgG4阳性细胞10个/高倍视野,IgG4阳性细胞/IgG阳性细胞40% DAB ×0
IgG4相关疾病可有多系统受累,且血IgG4水平升高,受累器官多提示预后较差。Zhang等报道PET–CT较常规影像学检查能发现IgG4相关疾病患者更多的脏器受累,并能提示受累脏器与IgG4相关疾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明确患者IgG4相关疾病的脏器受累情况,并了解中枢性尿崩是否与IgG4相关疾病相关,遂完善头颅+躯干PET–CT。结果提示:(1)双侧腮腺略肿胀且代谢轻度增高,腹膜后纤维化(腰椎3~5水平),累及相邻输尿管致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扩张积水,结合临床符合IgG4相关疾病。(2)垂体柄增粗,垂体代谢轻度增高,建议结合鞍区MRI除外腺瘤的可能。垂体增强MRI:垂体饱满,垂体柄增粗(左右径5.1mm,前后径5.6mm);垂体均匀强化,不符合腺瘤改变。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PET–CT结果,考虑受累器官包括:垂体、腮腺、颌下腺和腹膜后。
目前关于IgG4相关性垂体炎的文献报道共32例,其中11例有组织病理证实。该病主要特点是浆细胞对垂体和/或垂体柄的浸润,导致垂体功能改变或占位效应。年Leporati等建议IgG4相关垂体炎采用如下诊断标准:(1)垂体组织病理:垂体组织被富含淋巴和浆细胞的单核细胞浸润,每高倍视野超过10个IgG4阳性细胞;(2)垂体MRI:蝶鞍占位和/或垂体柄增粗;(3)其他器官活检证实IgG4相关性疾病;(4)血清IgG4升高;(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垂体占位迅速消退、症状好转。满足标准(1)或同时满足标准(2)、(3)即可诊断。为除外恶性病变,本例患者完善腰椎穿刺,脑脊液:细胞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均阴性。本例患者满足(2)、(3)标准,诊断IgG4相关垂体炎。患者无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陷、眼球运动障碍等占位表现,但有中枢性尿崩。为检测垂体功能,测促黄体生成素6.53IU/L(参考值1.24~8.62IU/L),促卵泡激素10.79IU/L(参考值1.27~19.26IU/L),雌二醇19.23pg/ml(参考值47pg/ml),泌乳素18.31ng/ml(参考值2.64~13.13ng/ml),孕酮0.19ng/ml(参考值0.10~0.84ng/ml),睾酮1.56ng/ml(参考值1.75~7.81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ng/ml(参考值94~ng/ml),生长激素0.2ng/ml(参考值2.0ng/ml),ACTH64.15(参考值7.2~63.3ng/ml)。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提示无垂体功能减低。大部分IgG4相关疾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本例患者年10月27日开始甲泼尼龙40mg/d治疗,血IgG4水平从mg/L(年11月4日)降至mg/L(年11月13日);肾盂积水从左肾2.3cm、右肾2.6cm(年10月23日)降至左肾1.3cm、右肾0.6cm(年11月13日);SCr变化见图6。年11月15日复查核素肾血流图,GFR49.3ml/min,右肾GFR为34.8ml/min,左肾GFR为14.5ml/min。双肾功能较年10月14日改善,但未完全恢复。图6IgG4相关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肌酐变化A为年5月23日;B为年10月24日;C为年11月6日;D为年11月13日;E为年11月21日
IgG4相关疾病导致的急性肾损伤通常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迅速,我院总结24例IgG4相关疾病泌尿系统损害的患者,其中急性肾损伤患者21例,经糖皮质激素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周后SCr显著下降,随着治疗的时间延长,1个月SCr下降更明显。IgG4相关疾病导致的急性肾损伤主要考虑三种类型:(1)腹膜后纤维化或输尿管炎性假瘤导致的肾后性梗阻;(2)IgG4相关疾病导致的肾小管间质肾炎;(3)IgG4相关疾病导致的肾小球病变,常见类型为膜性肾病。本例患者既往无慢性肾脏病,针对IgG4相关疾病所致的RPF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肾盂积水较前缓解,SCr降至μmol/L达到平台期,肾血流图提示肾功能改善不明显,需考虑除了IgG4相关疾病造成的肾后性梗阻外,是否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遂进行肾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免疫荧光4个肾小球,IgG4阴性;光镜下可见肾小管–间质损害轻,无明显IgG4阳性细胞浸润;诊断肾小球轻微病变。完善CT泌尿系成像:双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近段略扩张积水,左侧为著;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周围软组织密度影,RPF可能;下腔静脉局部及左肾静脉狭窄。至此,患者排除其他IgG4相关肾脏疾病导致的急性肾损伤,SCr未能降至正常仍考虑与RPF引起肾后性梗阻相关。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肾盂积水未完全排出,SCr降至μmol/L水平后不再下降,GFR仍60ml/min,考虑采用外科手段缓解肾后性梗阻,以促进肾功能的更快恢复。年11月27日行双侧D–J管置入术,1周后复查SCr90μmol/L。排尿后双肾超声示:双肾盂轻度分离,右肾盂宽0.6cm,左肾盂宽0.4cm。随访本例患者继续甲泼尼龙40mg/d治疗,6周后逐渐减量,至年3月18日,甲泼尼龙减至6mg/d。年12月2日加用环磷酰胺0.4g每周一次,至年7月累计剂量11g后停用。年3月4日取出双侧D–J管。年6月复查垂体增强MRI:垂体柄体积恢复正常大小。醋酸去氨加压素片逐渐减至0.05mg,2次/d,每日尿量ml。年8月复查胸腹盆CT,与既往比较,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周围软组织密度灶较前范围减小。年3月14日查SCr89μmol/L,IgGmg/L;双肾超声示:双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扩张。本文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点击观看近期热文第一部《中国皮肤清洁指南》正式发布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常见慢性咳嗽病因的诊断与治疗
熊猫医生漫画: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人民日报
请对医生好一点做不到尊重也不要伤害
医学博士写的看病神文,终身受用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