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精英的家庭,一定就是他们家了吧
2017-8-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理财大智慧,提升理财智慧,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ID:globalpeople)
作者:王路
11月17日,中纪委网站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20期:《梁启超: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堪称表率,他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从他写给子女们的余封家书中,可以窥见梁氏家教的魅力。在家书中,梁启超对子女们的为人、治学、立业等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他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导师、亲密的朋友。小编带您一起走近梁启超家族。
家族代表人物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思顺(——)长女
诗词研究家,爱国外交官周希哲夫人,中央文史馆馆员。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自少梁启超就对她着意培养,当作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和助手,流亡日本期间,兼任梁启超日语翻译。随丈夫驻国外期间,梁启超授权她代理家长职责,全权负责弟妹的学业、生活和经济,及时向父亲汇报。热心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会,新中国成立后,已过花甲之年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著有《艺蘅馆词选》。
梁思成(——)长子
著名建筑师,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立者,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出生于日本,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归国在东北大学创办我国北方第一个建筑系,九?一八前夕,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建筑研究,足迹遍布华北地区。他是我国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古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开拓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道路,抗战胜利后,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曾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中国代表,亲自领导并参加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常委等职。著有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英文版《中国建筑史图案》。
梁思永(——)次子
“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近代考古正式训练的学者”、“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的一位最杰出的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出生于澳门,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随后赴美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在河南后冈殷墟发现三叠层,第一次从地层学证据上明确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与商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中国近代考古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长期繁重工作使他患烈性肋膜炎及严重肺结核,先后带病在安阳主持第10——14次殷墟发掘工作,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重病在身仍在病床上主持考古所工作,指导野外考察等。编有我国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传世。
梁思忠(——)三子
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上校。生于日本,毕业于美国弗吉纪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因患腹膜炎贻误治疗而早逝。
梁思庄(——)次女
著名图书馆学家,“浩瀚书海的领航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生于日本,先留学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后就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获图书馆学士学位。一生致力于西文编目工作,是全国公认的首屈一批的专家,亲身和指导编制北大图书馆的几十万种西文图书目录。
梁思达(——)四子
著名经济学家。生于日本,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后又读研究生,抗战期间任职于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年在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任职,后改为国家工商管理局。曾参与中国科学经济所编写《中国近代经济史》,主编《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
梁思懿(——)三女
著名社会活动家,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是“一九二九”运动的学生骨干、“燕京三杰”之一,后就读加州大学历史系,年获释新中国成立当即归国。医院、山东省妇联工作,后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一直以来对外友好联络,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会议。
梁思宁(——)四女
生于上海,因南开大学遭日军轰炸而失学。面对社会动乱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新四军,经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老革命,陈毅元帅引以为豪的女战士。
梁思礼(——)五子
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学术带头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生于北京,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接着在辛辛提那大学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年回国后亲自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我国第一个成功设计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并不断改进,使我国导弹控制系统完全脱离苏联的框框;参加年在我国国土上成功进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震惊全世界,从此我国进入核大国行列。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年英国剑桥国际讨论中心把他列入了《世界名人录》。
链接阅读
一个家庭的兴败,只看三个地方!来源:学佛社区网
第一看:
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第二看:
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第三看:
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曾国藩)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的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
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
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
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
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
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倘若曾国藩九泉有知,也定会捻须颔首微笑的。
合作、投稿、版权,请加s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甲磺酸左氧沙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