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二十五期副流
2021-11-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515/4173944.html一、副流感嗜血杆菌基本介绍副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parainfluenzae,HP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无动力和无芽孢的特征,呈球杆状、丝状多种形态,属于巴斯德菌科(PasteurellaceaeFamily)嗜血杆菌属(Heamophilus)。本菌为微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5~37℃,这使它能够很好适应呼吸道特殊环境。体外有氧培养条件下需加入V因子方可生长,但不需要X因子。根据鸟氨酸脱羧酶、脲酶、吲哚三种生化反应结果,副流感嗜血杆菌可以分为Ⅰ~Ⅷ生物型及不可分型,临床使用的APINH鉴定条能准确鉴定96.4%临床分离的副流感嗜血杆菌,并可对大部分副流感嗜血杆菌进行生物分型。HPi各生物型在正常人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气道内分布有较大差异。正常人咽喉部HPi生物型较复杂,常可在同一样本中分离到集中生物型,而疾病状态下,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菌株多为单一生物型。副流感嗜血杆菌是人类呼吸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正常人口腔和上呼吸道中有较高检出率,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其他因素影响时,可引发急性或慢性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咽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关节炎、腹膜炎、脑炎等多种疾病。二、诊断方法副流感嗜血杆菌是苛养菌,对生长环境、营养要求很高。检出率通常较低,除了培养难度较大这一原因外,也可能与区域性、样本收集过程以及患者留取标本前多数用过抗生素有关。取痰液、咽拭子等标本立即在巧克力平皿及血平皿上接种,在5%-10%CO2环境中35℃培养18-24h,挑取在血平皿上不生长,在巧克力平皿上生长的表面光滑、细小、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有光泽、似露滴状的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小杆菌(多形性)。然后将该菌与金黄色葡糖球菌ATCC共同接种在血平皿以及M-H平皿上,观察是否有“卫星现象”出现,如血平皿上有卫星现象,而M-H平皿上无卫星现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属鉴定采用APINH板条。三、临床治疗副流感嗜血杆菌是阴性细菌其中的一种,是一种微嗜氧细菌。最佳生长温度为35~37℃,通常位于身体的呼吸道。它是一种机会性病原体,除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心内膜炎、肾炎、泌尿生殖道炎症、胆道感染、腹膜炎和其他疾病。需要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Hpi下呼吸道感染较常见于中老年有基础疾病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可选择内酰胺酶抑制剂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治疗。随着嗜血杆菌分离率不断提高,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其耐药性亦呈现上升趋势,对氨苄西林、复发新诺明保持较高的耐药性,有报道称中耐药率分别为41.4%和75.6%。关于副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机制方面研究非常多,提示药敏检测的重要性。四、宏基因组mNGS文献发表情况年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期刊发表的题为Detectionofpathogensfromresectedheartvalvesofpatientswithinfectiveendocarditisbynext-generationsequencing一项研究,利用metagenomic测序基因对44位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和7位非心内膜炎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检测结果与血培养和革兰氏染色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比常规检测手段,NGS测序技术在鉴定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时具备更好的敏感性,并且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A21样本常规手段未检测到致病菌,但是利用NGS测序技术找到了H.parainfluenzae。年在BMCPulmonaryMedicine期刊上,题为Metagenomicnext-generationsequencingformixedpulmonaryinfectiondiagnosis的文章,利用NGS测序技术对36位混合型肺部感染患者和19位非混合型肺部感染患者进行致病菌分析,发现相比常规检测手段,mNGS对致病菌的检测更为灵敏,mNGS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包括Pseudomonasaeruginosa、Klebsiellapneumoniae和Haemophilusparainfluenzae等细菌以及真菌在内的病原菌检出率。参考文献:1.ChengJ,HuH,FangW,etal.Detectionofpathogensfromresectedheartvalvesofpatientswithinfectiveendocarditisbynext-generationsequenc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83:-.2.WangJ,HanY,FengJ.Metagenomicnext-generationsequencingformixedpulmonaryinfectiondiagnosis[J].BMCPulmonaryMedicine,,19(1):1-8.3.隆丰厚等.成人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分型及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12(05):-.----------------------------------------------------------往期回顾: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一期)——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二期)——非结核分枝杆菌之脓肿分枝杆菌病原科普小课堂(第三期)——非结核分枝杆菌之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四期)——惠普尔养障体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五期)——鹦鹉热衣原体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六期)——布鲁氏杆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七期)——诺卡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八期)——疱疹病毒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九期)——嗜肺军团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期)——肠球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一期)——Rothiaaeria(空间罗氏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二期)——EB病毒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三期)——腺病毒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四期)——细环病毒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五期)——隐球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六期)——耶氏肺孢子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七期)——铜绿假单胞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八期)——毛孢子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十九期)——玫瑰单胞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二十期)——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二十一期)——痤疮丙酸杆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二十二期)——玫瑰色库克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二十三期)——脑膜脓毒性黄杆菌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二十四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