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医之路初识中医续上篇
2017-4-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我的中医之路初识中医(续上篇)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正好是文化大革命,刚刚恢复高考以后第四个年头,跨入大学门槛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榜样就是陈景润,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国家提倡的建设四个现代化。国家就是这样让大家去学习的。所以,我们这代人有很好的习惯,学习上以这些名人为榜样,专心致志学习。那时候自己到医学院以后,尤其是进了图书馆,就感觉到医书太多了,而且我们在农村不可能看到这么多的书,所以那时候感觉到真的是跳入了医学知识的大海。为了学习治疗疾病的真本事,就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我记得当时演《少林寺》这个电影,其实我很想去看,但是想如果去看的话,我们就要浪费掉我们学习的时间,如果说不去看,又非常想看,怎么办?就咬着牙,虽然坐在那儿书看不进去,但是还不去看,所以到现在为止,我是年上的大学,到现在已经8年过去了,我仍然没有把《少林寺》这个电影给看了。那时候为了自己能学习,专心致志把医学学好,就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真是如饥似渴,因为觉得知识太多了,我们要做个好医生,不多学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就把这些时间都给挤了出来用来学习医学知识。
当学习完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内经、伤寒论、中医内科、中医针灸这些课程以后,还没有学其他的一些知识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着给别人看病了。当然这个看病不是说我主动找人看病,或者我有看病的本事,因为你知道在农村,咱们村里面第一个考上大学本科的是我,大学学中医的也是我,这时候老百姓以为你在大学学中医,就认为你肯定会看病,肯定比别人好。其实我刚学了一点点皮毛,但是这时候开始有人找我看病了。这个情况对我来讲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我记得有一年春节的前两天,就是你姑奶奶她的一个邻居,她们村距离咱们村也就是三公里的距离,她们邻居家一个主妇患病卧床不起,连续输液治疗了一个多月,病情逐渐加重。她通过亲戚非让去看看,当时我就去了,其实我心里还是没底,我医学还没学完,当时患者的状况是非常虚弱,腹部疼痛,根本不能吃,一点东西吃不进去,消瘦的骨瘦如柴,说话的语音低到什么程度?你必须把耳朵放在她嘴边才能听到她说什么,就那么微弱的声音,脉搏几乎摸不到,很细微。而且听家里面人说,家里面也是看着书给她治病,家里说她有肺结核的病史,我当时还没有学西医呢,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肺结核,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像腹膜结核,但是当时查体还不是很细致,所以现在回想起来从西医的角度是什么病我还真的说不好,但是我学习完一些中医以后,还是从中医的理论分析,认为是阳气衰微、气阴两虚,这个在中医辨证里面都有,所以我就给她开了人参、附子、干姜、麦冬、五味子,这是个什么方子呢?就是参附汤、四逆汤、生脉散,就把这几个方子合起来,还没有用甘草,虽然把处方给病人开出来,但是心里感觉治好的希望是很渺茫的,因为别人给她治了那么久都没有治好,开这中药能好吗?我觉得象她那样的状况一般一两天之内应该是就要死去的感觉。到那年初二的时候,咱们那儿都是初二去亲戚家拜年,初二去你姑奶奶家拜年的时候,正好路过病人的家门,一看家里面还没有贴白纸,没贴白纸可能是人没死,但是也不好说,为什么呢?咱们那儿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昧丧”,就是死了不通报,也不贴白纸,也不说人死,因为过年觉得不吉利,我想是不是死了,但是“昧丧”,然后直接到你姑奶奶家拜年去了,到那儿以后你姑奶奶说“你来了,病人还等着你呢,吃完你的药,挺好”。我一听这个挺高兴,但是实际上我也很担心。
拜完年以后就看病人去了,病人的家属,因为他们是你姑奶奶的一个本家邻居,所以也给人家拜了年,说一些吉利话。当时想这个患者原来是不能吃的,现在她又能吃了,你知道你们在讲中医的时候,讲到一个“回光返照”这么一个词,不能吃突然能吃了,脸上没光突然泛红了,两眼无神突然发亮了,这往往都是要死之前的一种现象,或脉象原来没有突然变大了,这些基本上都是回光返照的现象,怎么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回光返照呢?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心里面觉得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到屋里看这个病人,发现这个脉还是细微无力,这个应该不是回光返照,因为中医在伤寒论里面讲,脉暴出者死,暴就是突然的意思,就是脉突然出来了,这个人就要死了。所以说这个患者吃饭好转,但是脉没有暴出,所以我认为应该不是回光返照而是好转,这时候患者的讲话也能够听清。但是她又说了两句,她说两腿伸不开,在床上腿蜷了那么长时间了,两腿不能伸直了。为什么她不能伸直?伸直了肚子疼,所以她不能伸腿,那时候因为已经学过《伤寒论》了,我就想起来《伤寒论》里面有一条,说是“与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这个脚实际上就是腿,以前的足是现在的脚,以前的脚是现在的腿。我们在方子里面加了白芍、甘草两味药,又开了三付,三天以后患者的腿果然伸开了,非常好,而且屈伸自如,全身的情况进一步明显好转。这时候我应该往学校走了,给她复诊完了以后就给他开了补中益气汤,调理了半个月,病人从此就好了。这个病人体会到中医这么好的效果,后来让她的子女也学医了,而且也学的中医。
通过这一次的治疗,我确实实实在在感觉到中医治病太神奇了,所以这时候我学好中医的决心就更大了,这就是我最早自己治的最疑难的一个病人,而且在我这样一个初学者,就能把他们输液一个多月不好的病用中药治好,你想想是不是增加信心了,你就知道这东西好了,你就愿意学了。这是我在学中医之初治疗的一个病人,这个病人给我的印象是终身难忘,到现在为止想起来都是感觉到还能够在眼前、在脑海里面重新显现出来当时整个看病的过程,不可能忘掉。
在学完针灸以后第一个假期,也是一个冬天。咱们邻居,就是我们北边那个院里的老太太,其实我们叫她老太太,那时候人家也就将近50岁,因为我们小觉得人家是老太太。她咳嗽了好多天,吃药也不管用,她这时候过来找我,然后我就把她情况仔细问了一下,当时把症状听完了,又仔细给她辨了一个证,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详细的记不清了,当时辨证是肺脾两虚,选什么穴位呢?当时也是很认真的按照针灸的辨证选了足三里、肺俞、风门、内关,就给她扎针,其实我扎上针以后这个患者就不咳嗽了。扎上针就不咳嗽,我心里想她可能不敢咳嗽,一咳嗽那个针一动她疼啊,她不敢咳嗽。每隔十分钟捻捻针,半小时后起完针还不咳嗽,我觉得可能针的这个部位还比较疼,估计她回家以后还得咳嗽,结果第二天早晨天一亮,她又跑咱们家,我说你怎么样?她说我现在基本不咳嗽了,她说你能不能再针一次,不让它复发,就是想巩固治疗一次。这病例我就觉得很神奇,这针灸怎么这么好?如果按照西医的细菌病毒来治疗这个疾病的话,一定是用一些抗生素,或者抗病毒的,我们想一想,这个针扎上去以后能扎死几个病毒?几个细菌?它在不在你扎的部位?好象是这个病人的好根本不是扎了几个细菌、几个病毒。要按照西医的思路,你不能够消灭足够的细菌、病毒这个病人是不会好的,事实上我们没有消灭细菌和病毒,病好了。这个结果实际上给当时的,也包括现在的西医的治疗感染性疾病,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它出现了神奇的效果。你说当你遇到这种情况进行思考的时候,你能够不去敬佩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笔宝贵遗产。针灸是我们的宝贵遗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中药还宝贵。因为中药还有一部分驱风散寒、抗菌、消灭病毒,针灸可就没有,所以针灸就是更宝贵的遗产。所以,我特别喜爱中医针灸治疗,针灸疗法到现在为止都是我最喜欢的疗法。
中医的这些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坚定了我要把中医作为我终身从事的职业,所以别人在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纷纷下海挣钱的时候,我仍然是不改初衷的,不为这些所诱惑,仍然坚守在用中医看病这个路子上,经过这0多年,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我的选择是对的。这就是说,我之所以这样坚守这块阵地,就是因为有前面的这些机缘,这些机会和体验,所以,别人要说中医不好,我就不会同意。因为那我那么低水平的中医就能出现那么好的效果,我要是一个好中医应该是什么样的效果?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
第一课就是初识中医,这就是我对中医的一个初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