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发热待查诊断思路翁心华

2017-5-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提纲

发热待查的定义及变迁

发热待查对感染病专科医生的挑战

发热待查的一般诊断思路

发热待查常见病因分析

发热待查处理中的注意点

1.什么是发热待查?        

较长时间的发热病人?门诊治疗无效的发热病人?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发热病人?

需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

这些是不完整的!  

经典发热待查的定义: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C,经过至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

(年,时间+程度+)

国内,经典的FUO定义仍是最为适用的

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

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C超过4周,其中住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L,体温大于38.3°C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因不能明确者

儿童FUO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

  

2.发热待查对感染病专科医生的挑战

病例1

患者,男性,14岁

主诉:左下颌痛10月,继以发热伴右大腿痛16月于年11月入院

.9-.7:诊断:下颌骨肿物、左颌下间隙感染、骨髓炎

治疗:左下颌骨病灶摘除术+4、5、6牙拔除术,先后2次左侧下颌骨病灶刮除术

术后病理:局灶性骨髓炎,骨边缘不规则吸收  

间断抗生素与地塞米松治疗治症状能暂时好转

.7-.10

年7月底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右侧大腿疼痛,疼痛难忍,呈持续性,伴有发热,体温最高39°C

影像检查右股骨下段骨破坏,活检诊断为:骨髓炎

治疗:行面动脉及右侧股动脉置管抗感染术,先后5次通过动脉导管使用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

症状反复,腿痛及发热无明显好转,骨破坏加重

-9-27行右骨股骨髓炎扩创+抗生素人工骨植入+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

术中组织培养:大肠弯曲菌。未见酵母样真菌

先后予多种抗细菌药物(青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氟康唑、泰能、克拉霉素),解热镇痛药对症(DXM3d)。发热无好转

  

诊治经过

发热伴骨质破坏已长达2年余,抗菌治疗的积极但病情仍在缓慢地进展,因此基本排除“慢性骨髓炎”

组织多学科会诊,促使病理科专家再反复读片

最终诊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经VLB8mgd1+甲强龙40mgd1-8化疗后于年7月拆除外固定

目前患者已恢复正常上课,无发热骨痛等不适,可进行跑步、爬山等活动

困难和挑战

克服专科医生的习惯性思维——勇于挑战自己,敢于挑战他人

当病理等检查结果不符合自己的临床判断时——敢于坚持自己,善于整合各专科意见

3.发热待查的一般诊断思路  

正确的诊断思路来源于.......

详细、正确病史询问和分析

详尽的体格检查以及随访观察

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结合临床的判断

严密的逻辑分析和不断的总结

  

体格检查常是诊断的关键

应全面而细致-甲床、各淋巴结区、外阴、肛门等,均不要遗漏

要重视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的作用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必要时应反复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和应用

重视创伤性检查的价值(30%的发热待查病人以此明确病因)

既要重视又不盲从,应结合临床分析判断

4.发热待查常见病因分析

感染性疾病——结核病  

许多地方,结核病已在感染性长期发热的病因中上升至首位。

肺外结核远较肺内结核为多,病变可波及肝、脾、骨、肾、脑膜、腹膜、心包等。

表现极其复杂多样,发热可能是唯一的临床表现

正确评价结核菌素试验、T-SPOT等检查

(T-SPOT:30岁以下的90%有价值,70岁以上90%没有价值,从年龄层面上判断其价值)

粟粒性结核:胸片就能诊断出

感染性疾病——伤寒和副伤寒

国内伤寒和副伤寒仍是发热待查的常见原因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见,相对缓脉与典型玫瑰疹已很少见

诊断应依靠病原学检查,肥达反应仅作参考

(不要太相信,年的,诊断价值比较小)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临床特点有所变化——误诊率高

无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日益多见

典型的临床体征如欧氏结节、Janeway结节、Roth点、心脏杂音常不明显

血培养阴性也愈来愈多

反复细致的心脏超声检查、仔细寻找皮肤瘀点等体征有助于明确诊断

感染性疾病——局灶性感染

腹腔内感染或其他部位脓肿

腹腔内感染是发热待查中常见的病因,尤以肝脓肿和膈下脓肿最为多见,其次为盆腔脓肿

齿龈脓肿和脑脓肿也可能是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

胆道感染:

上升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积脓

可无黄疸、右上腹痛等典型症状

慢性尿路感染:可缺少症状,尿常规可正常。

  

感染性疾病

败血症金葡菌败血症热程可长达半年,伴随症状常掩盖原发病造成诊断上的困难。(长期的发热待查还是比较少,一般病情比较短)

艾滋病

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

——非结核分支杆菌、真菌、特殊肿瘤?

本身所引起的长期发热

——消瘦、淋巴结肿大

肿瘤——淋巴瘤

(血液科定的标准太高了)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或首发症状者占16%~30%

周期热最具特征,Pel—Ebstein型热

病程较长,可长达3~4年

结外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

PET-CT、基因重排?病理是唯一确诊依据

引起发热待查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

  

肿瘤

实体肿瘤肾上腺、肾脏、肝癌(不一定有坏死或脓肿也可以是高热)、胰腺癌、结肠癌

中枢、骨骼转移性肿瘤

肿瘤的皮肤、肌肉等非特异性表现

MDS、前白血病关于“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组织细胞增多症X”

结缔组织疾病——成人STILL病

典型表现:发热(%)、咽痛(84%)、关节炎(80%)、皮疹(79%)

排他性诊断:

败血症尤其是金葡菌败血症、药物热、淋巴瘤

部分病人可出现肝功能衰竭

(注意随访,可能后来发展为SLE、肿瘤等)

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90%以上的病例可出现发热

部分病例缺乏典型皮疹、自身抗体可阴性

脏器损害的表现常造成诊断困难——肾脏、肝脏、中枢、心脏、消化系统(SLE高峰的时候,抗体可以是不同步的!)

结缔组织疾病——巨细胞动脉炎

老年患者中常见的病因(平均70岁)

常见表现:无可解释的发热、倦怠、消瘦、贫血、血沉50mm/h;新近发生的头痛、视力障碍(黑朦、视力模糊、复视、失明)

确诊需依赖病理活检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结缔组织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约占FUO病因中6%

系统性血管炎

皮肌炎亚急性甲状腺炎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药物热

热型多样可伴有周身不适、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痛、淋巴结肿痛和消化系症状

缺乏明显的感染病灶、中毒现象并不显著

多有皮疹也有不伴药疹的单纯性药热

用药史复杂,很难确定具体药物

皮疹严重者,停药后热度可持续较长时间。

  

5.发热待查处理中的注意点

糖皮质激素的运用

发热病人中滥用激素的现象日益严重

激素的滥用会改变原有的热型和临床表现——延误诊断

长期应用还将加重原有的感染性疾病或诱发二重感染等并发症——延误必要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不主张在病因未明的发热病人中使用激素

抗菌药物的使用

滥用抗菌素治疗的直接后果是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浪费

抗生素的使用将使细菌培养等病原学检查的阳性率大为下降

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导致药物热、二重感染等情况并不鲜见

疑为感染性发热且病情严重时,可在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各种培养标本采取后,予经验性抗菌治疗

  

退热剂的应用

退热剂会改变热型,影响诊断与预后的判断

可高热所致的病理反应和损害

退热剂降温应审慎,体温骤然下降伴大量出汗时,可导致虚脱或休克。

物理降温也可作为紧急降温措施

关于诊断性治疗

当病因一时难以查明时,可进行诊断性治疗,期待获得疗效而做出临床诊断?

诊断性治疗应选用特异性强、疗效确切及安全性大的治疗药物?

剂量应充足并完成整个疗程,无特殊原因不得随便更换试验药物?

高度怀疑淋巴瘤采用诊断性治疗应十分审慎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chenggw.net/fmjhzl/7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