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方证便览之桃核承气汤方

2017-5-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抵当汤方

水蛭(熬)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⑧当下血,若不下者,便服。

①热结膀胱:邪热与瘀血蓄于下焦(包括膀胱、胞宫)。

②如狂:神志失常,较发狂为轻。

③少腹急结:下腹部拘急硬痛。

④结胸:证名,实邪结于胸膈脘腹。

⑤太阳随经:指太阳本经邪热,由表入里。

⑥无血:无瘀血证。

⑦谛:证据确实。

⑧晬时:即周时。

此皆为太阳病而血热互结,留于下焦,即太阳热邪传本之证而设方。

原文条乃蓄血轻证而兼有表证的证治。法当活血化瘀,通下瘀热。桃核承气汤(《玉函经》作桃仁承气汤)为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而成,故名桃仁承气汤。具有活血化瘀、下瘀血之功,为泻热、逐瘀之轻剂,适用于热重于瘀的蓄血证。李培生在《柯氏伤寒论附翼笺正》中称该方为“活血解凝,泻热去实,并导热下行,是蓄血轻证的治法”。主药桃仁活血通瘀,与大黄之祛瘀推陈相合,则降低阴血之凝聚性。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助桃仁、大黄活血祛瘀之功。故尔本方温清兼施,升降有序。

原文、条乃蓄血重证的证治,法当破血逐瘀。原文条乃蓄血缓证的证治,法当攻下瘀血,峻药缓图。抵当汤、丸证,以少腹硬满疼痛,如狂、发狂,小便自利为其辨证要点,其病位、病性、主要征候、治疗原则均同于桃仁承气汤,然桃仁承气汤证相对而轻,以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自利为其见证。抵当汤为水蛭、虻虫类破血药,合桃仁、大黄活血清热药而成。意在破血逐瘀,为蓄血重证而设方,李培生称其为“活血通瘀,泻热去实之竣剂”。因水蛭为主药,水蛭又名抵掌、抵当,故名抵当汤。抵当丸为蓄血缓证而设方。然水蛭、虻虫均是治陈旧性瘀血之要药,瘀血未久,则非所宜,且孕妇及有失血史者禁用。

近代在外感病中,于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而出现蓄血证用桃核承气汤以清化瘀热,疗效卓著,已成常规。对于急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慢性肾盂肾炎、妇产科杂病、内科实热性中风、粘连性肠梗阻、精神分裂症、脑外伤后遗症、暴发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糖尿病兼并发病者、皮肤病、中风属痰瘀互结者及过敏性紫癜,而具蓄血证者皆可应用。

抵当汤在《伤寒论》中用于太阳病蓄血证和阳明蓄血证。在《金匮要略》中用治妇人杂病月水不利。近年多用于重证肝炎出血、昏迷病人、流行性出血热、中风后遗症、妇女经闭、顽固性痛经、癫痫、偏头痛具蓄血证者。近代报导,运用抵当丸治疗癥瘕积聚、血吸虫之肝脾肿大、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均收到较好的疗效。

狂病案

吕某,女,19岁。三个月前值经期,因怒愤愤,日久郁而化火,血并于阳,瘀热互结,遂致狂病,届时三月余。证见性情躁动,头痛不寐,毁物,面红目赤,凝眸怒视,口燥便秘。舌绛苔黄腻,脉弦数。当予散热消瘀之剂,故师桃核承气意予之:桃仁12克大黄10克桂枝10克芒硝6克郁金10克枯矾3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服药5剂后,家属欣然相告,神识清,大便通,烦躁减。然仍时见神志呆滞。予以大黄、芒硝量减半,加蒙石10克,磁石10克,香附10克。续服10剂,病愈。家属恐其复发,要求继续治疗,以末次方制成水丸以善后。(《柳少逸医案》)

流行性出血热案

傅书勤等介绍:应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症见明显蓄血证者19例,均获满意疗效。方法:全部采用桃仁承气汤加味治疗,间或施以西医纠酸疗法。少阳蓄血者,投桃仁承气汤合小柴胡汤。少阳阳明并病蓄血者,投桃仁承气汤合大柴胡汤;阳明蓄血者,桃仁承气汤分别与白虎汤或三承气汤并用;少阴蓄血,表现为温休克者,桃仁承气汤与四逆散合用;冷休克者,桃仁承气汤与人参四逆汤或真武汤合用。血结胸(结胸证并蓄血),表现为热实者,桃仁承气汤与大陷胸汤合用;表现为寒实者,与三物小白散合用。一般服桃仁承气汤1~2剂出血止,蓄血证消失;也有出血倾向严重、日服2剂或多达8剂而获效者。效果:19例中,除1例因投药稍晚而继发肠道大出血、脑干出血而死亡外,其余18例均获成功,蓄血见症全部消失(其中,愈于桃仁承气汤者16例,愈于桃仁承气汤加水蛭者2例)。[国医论坛:(2):25]

本文摘自柳少逸书《伤寒方证便览》









































白癜风的偏方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chenggw.net/fmjhzl/7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