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肝硬化知识点总结下

2020-11-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五、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并发症。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门静脉高压是导致曲张静脉出血的主要原因);消化道溃疡和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2)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3)感染:常见感染部位如下:

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情进展快者表现为发热、腹痛、短期内腹水迅速增加,严重者诱发肝性脑病、出现中毒性休克等,体检发现轻重不等的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②胆道感染

③肺部肠道及尿路感染

(4)门静脉血栓形成或海绵样变

(5)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低钾、低氯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容易诱发肝性脑病。

(6)肝肾综合征

发生机制:①体循环血流量明显减少;②多种血管物质如前列腺素、NO、胰高血糖素、心房钠尿肽、内毒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不能被肝脏灭活,引起体循环血管床扩张,肾脏血流尤其是肾皮质灌注不足,出现肾衰竭

临床表现:“三低三高”,即少尿或无尿、低尿钠、稀释性低血钠、氮质血症、血肌酐升高、腹水。

诊断标准:①肝硬化合并腹水;②急进型血清肌酐浓度在2周内升至2倍基线值,或umo/L(25mg/L),缓进型血清肌酐umoVL(15mg/L);③停利尿剂至少2天以上并经白蛋白扩容(1g/Kg.d,最大量g/d)后,血清肌酐值没有改善(μmol/L);④排除休克;⑤目前或近期没有应用肾毒性药物或扩血管药物治疗;⑥排除肾实质疾病,如尿蛋白mg/d、显微镜下观察血尿50个红细胞或超声探及肾实质病变

(7)肝肺综合征:在排除原发心肺疾患后,具有基础肝病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血氧合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硬化伴呼吸困难、发绀和杵状指(趾),预后较差。

(8)原发性肝细胞癌

六、辅助检查

肝硬化代偿期各种检在大多正常,失代偿期发生普遍的异常。

(一)三大常规

1、血常规:轻重不等的贫血,感染时WBC升高。血小板降低是较早出现的门静脉高压的信号,脾亢加重时WBC、RBC和Plt减少

2、尿常规:黄疸时胆红素、尿胆原增加

3、粪常规:粪隐血试验阳性

(二)肝功能试验

1、血清酶学:肝细胞坏死时ALT、ASTGGT及ALP升高

2、蛋白代谢:血清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A/G倒置

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且不能为注射维生素K纠正

4、胆红素代谢:总胆红素升高(肝储备功能明显下降)、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5、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均升高

(三)内镜: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并止血治疗

(四)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手段,假小叶形成

(五)腹水检查:多为漏出液(无感染时)、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可介于渗、漏出液之间。血性腹水应考虑合并肝癌、门静脉血栓形成及结核性腹膜炎

七、治疗

(一)保护或改善肝功能

抗病毒治疗,慎用肝损药物,维持肠内营养,保护肝细胞

(二)腹水的治疗

①限制钠、水摄人摄入:氯化钠宜2.0g/d,入水量0ml/d左右,如有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ml以内。

②利尿:首选螺内酯(安体舒通),常联合使用保钾及排钾利尿剂,即螺内酯联合呋塞米。利尿效果不满意时,应酌情配合静脉输注白蛋白。

③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易诱发肝性脑病,不宜作为治疗的首选。

④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

⑤自发性腹膜炎:选用肝毒性小、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并兼顾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如头孢哌酮或喹诺酮类药物等。自发性腹膜炎容易复发,用药时间不得少于2周。

(三)胆结石的治疗:应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四)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

(五)手术:肝移植是对终末期肝硬化治疗的最佳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chenggw.net/fmjhzz/13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