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权健专家告诉您从脐部看身体健
2016-11-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正常人脐位于人体正中,脐环圆整,轮廓宽余,肌肉厚实,脐深,色泽明润,按之有力。应手如有根蒂之脐,为神气内守,元气充盛,说明身体健康无病。若脐的形态和脐的位置发生改变,则提示人体内脏可能发生疾病。因此,观察脐的变化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
肚脐又名肚脐眼,在中医学中称之为“神阙”。临床医生发现,从肚脐眼的形状和颜色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
脐部形状:
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圆形:肚脐若为椭圆形,女性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
海蛇形: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注意。
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肾气足。
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患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一般缺微量元素。
体毛:脐周有毛并与会阴相连提示精力旺盛,性欲强。如突生体毛并累及颜面和全身则应注意体内癌症。
血管:脐周静脉曲张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常合有脐周色泽暗黑。
角化:脐周皮肤局部点状角化提示相应脏器有结石存在的可能。
分泌物:脐孔有油性分泌物提示过食油腻。
脐孔虽小,却能窥探全身的健康与否。在脐诊中应该注意光线的变化,必要时还须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另外,腹部暴露要有一定的范围,最好上达肋缘,下抵髂前上棘,以便观察。望脐断病是一种技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逐渐提高。
脐部色诊
脐部色诊,主要观察脐部色泽的变化来判断机体内脏的病理变化。一般脐部的色泽改变,多提示内脏寒热的变化。
1.脐色瘕白无光泽,反映肺气虚、心阳不足、血虚,临床可见气促心悸、头晕乏力、虚浮食少、唇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常与脐下陷、腹凉并见。
2.脐色红赤、甚至有疮疖,表示心火重、热毒内蕴,或心火下移小肠,热积腹中内应于脾,或腑气不通,阳明热毒内蕴、毒溢于脐,可与口渴面赤、舌质红、苔黄干、便结、心烦等全身症状并见。
3.脐色黑为肾阳衰微、命火败绝的凶讯,亦为暴病将卒的恶兆和久病生机将绝之征,临症险恶,常与急促息微、神识昏迷等危象并见。
4.脐色发黄,并有油性分泌物渗出,发痒,为湿热蕴积脾胃或肝胆湿热之兆,常因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酒肉,内生湿热所致。证见身热起伏或无热,脘痞满闷,呕恶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5.脐色发青或青蓝,为内有寒积、水饮或风寒内伏中州,常与腹皮寒冷、拘急板滞并见。常有腹痛隐隐,喜按就温,肠鸣泄泻,四肢欠温,口淡食少,多涎,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迟或紧。此外,痛证亦可出现脐色发青。
6.脐色发紫,色泽晦枯,或见瘀斑,为内有瘀积之色。腹腔瘢积和盆腔肿瘤亦可反应于脐,重者可见脐腹肌肤甲错、干燥如鱼鳞,腹内可触及包块,腹皮拘急拒按,全身可见口干夜热、善忘、面色黧黑。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集团 集团官方微博: 集团服务--
白癜风有效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在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