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课堂西部计划,你应该了解的那些事儿

2017-6-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什么是西部计划?↑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年开始,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到中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并在升学、就业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2西部计划报名条件有哪些?↑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学校为教育部年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中所列(可在xibu.youth.cn查询)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西部计划。不在名单范围内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往届生、部队院校毕业生、海外留学毕业生暂时不在招募范围之内。另外,高校名单建议查看教育部网站《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网址:   第一条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克山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脏病不需手术者或经手术治愈者,合格。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排除心脏病理性改变,合格:   (一)心脏听诊有生理性杂音;   (二)每分钟少于6次的偶发期前收缩(有心肌炎史者从严掌握);   (三)心率每分钟5O-60次或-次;   (四)心电图有异常的其他情况。

第二条 血压在下列范围内,合格:

  收缩压90mmHg-mmHg(12.00-18.66Kpa);   舒张压60mmHg-90mmHg (8.00-12.00Kpa)。

第三条 血液病,不合格。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第四条 结核病不合格。但下列情况合格:

  (一)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愈后稳定1年无变化者;   (二)肺外结核病: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淋巴结核等,临床治愈后2年无复发,医院检查无变化者。

第五条 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不合格。

第六条 严重慢性胃、肠疾病,不合格。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已愈合,1年内无出血史,1年以上无症状者,合格;胃次全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者,合格。

第七条 各种急慢性肝炎,不合格。

第八条 各种恶性肿瘤和肝硬化,不合格。

第九条 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功能不全,不合格。

第十条 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不合格。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后1年无症状和体征者,合格。

9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具体需要做些什么准备?↑报名之后,学校会对报名信息进行真实性审查。审查之后组织笔试面试,主要考查基本素质、心理健康水平、逻辑与语言组织能力、志愿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等。通过笔试、面试后,接受体检;体检合格后,由高校项目办进行公示,公示结果无异议的被正式录取为该年度西部计划志愿者。因此,报名之后要在笔试、面试考查内容方面作准备,并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志愿服务知识。10西部计划服务期时长如何规定?↑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服务期为1—3年,服务协议一年一签。志愿者在当年服务期满后可以于下一年度3月份向服务县项目办提出延期服务申请。其中,申请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需一次性签订服务期为3年的服务协议。西部计划报名图解

  1.寻找报名入口

(图一)

  寻找报名入口。在西部计划网(   2.进入报名页面

图二

  点击报名入口导航栏进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信息系统(   3.申请注册链接

图三

  点击右侧下方的“志愿者报名”进入申请注册链接页面(   4登陆注册邮箱

图四

  填写完个人邮箱后,点击“我要报名”后,页面会弹出对话框提示(                                          

  5.激活链接地址

图五

  登陆你所注册的邮箱(见图五),点击邮箱激活链接地址,继续下一步。

  6.填写密码

图六

  下面正式进入报名注册环节。报名注册共五步。第一步注册用户。(   7.填写基本信息   

图七

  第二步:填写基本信息(   8.填写个人经历

图八

  第三步:填写个人经历。(   9.上传个人照片

图九

  第四步上传个人照片(   10.签字确认

图十

  第五步签字确认(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chenggw.net/fmjhzz/7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