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2日养生堂节目播出
2017-6-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九宫回阳
九宫回阳是侯丽萍博士自主创新的一种恢复脾肾阳气,平衡人体机能的独特疗法。阴阳是我们祖先最为神奇的发现之一,阴阳的平衡体现着机体的健康、《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绝”。
九宫指的是以神阙穴(即肚脐)为中心的九个穴位。为什么称之为九宫?是因为这里是脾和肾居住的地方:脐上为下脘穴,在胃的下端。两旁为梁门,也叫粮道,这里是脾胃之津运化的场所。中间为神阙,生命之神所在之地,两边为天枢,是天的大门,是气机的升降枢纽;脐下三寸为关元,是元气所藏之处,也是元气升降的开关。关元两边是水道,水道是疏泄的通道,水道通,阳气才能升,所以通过九宫就可以温通中焦和下焦,提升气化和气机,实现阳升阴长、阴阳平衡的目的。
因此,用针、药、灸的方法,刺激九宫,通过脏腑的气化和输布作用,散布于五脏六腑乃至全身,以达到阴阳平衡的作用。
洛书图(九宫)?灵龟的故事
公元前多年传说在洛河出现一只灵龟,背上刻有九宫(用点点表示)、被称为“洛书”。有口诀曰:“九宫之义,法以灵龟,四二为肩,八六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在人体的头、面、手、足、胸腹、背、四肢等各部位均可找出九宫穴位(或窍点)。九宫连通五脏六腑并与五行及星座相对应。河图洛书上说:天上有九宫(9个星座)与河图对应,地上有九宫与洛书对应。五行五脏及星座相对应:肾,水—北极星座。肝,木—河北星。心,火—天纪星座。脾,土—五帝星座。肺,金—七公星座。还有“四结”星座,“天渊”星座,“华盖”星座,“虎贲”星座,共九个星座。
:选取九宫穴,用温针灸来涵养、固护人体之阳气,以达驱散内伏寒邪、温益真元、健脾化湿、通调三焦、舒畅气机,扶正固本之功。
:
1、代谢综合症:高血脂、高血粘度、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压等。
2、风湿病及颈肩腰腿病患: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肩周炎等。
3、消化系统疾患: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腹泻、便秘等。
(一)患者排空二便后仰卧于床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垫起,大致与身体呈一平面,全身放松,体态自然,暴露腹部。
(二)视人之肥瘦,取1.5~2.5寸毫针,于脐周取穴后,先行针刺得气,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
(三)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3cm的艾卷施灸,或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
每日一次,三十次为一疗程,每十次休息1~2天,疗程间休息1周。
辩证施术
1、若痹症日久,气血亏虚,中、下焦淤滞,而见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兼汗出畏寒,时见心悸,纳呆,颜面微青而白,形体虚弱。舌质淡红欠润滑,苔黄或薄白,脉沉虚而缓者,宜温针灸中脘,关元,以益气养血通络温阳。
2、若食欲不振,泛吐清水,纳少腹胀,大便溏泄者,宜温针灸双梁门以健脾温阳。
3、若因脾虚水温下注,或肾阳不足气化无权,而见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身倦肢冷者,宜温针灸双水道。
4、若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者,宜温针灸双天枢。
1.治疗前应排空大小便,不宜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进行针刺,要防晕针。
2.小儿、孕妇、妇女经期及腹部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及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禁用。
3.灸灼过度如局部出现水泡,如水泡不大,可用龙胆紫药水擦涂,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宜用消毒针具,引出水泡内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也可在数日内痊愈。
4.灸后余火要妥善处理,防止复燃。
(在此观众身上进行讲解,同时分析他的肚脐与健康状况)
1.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2.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3.圆形:女性肚脐若为正圆形,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4.海蛇形: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5.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6.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7.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8.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9.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10.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
(本文根据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加工整理而成)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北京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