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操作第一站病史采集腹泻病例
2016-10-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病史采集
简要病史:
女性,78岁。腹泻伴左上腹痛1个月门诊就诊。
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请围绕以上简要病史,将应该询问的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评分标准:总分15分
1问诊内容(13分)一、现病史(10分)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有无饮食不当(不洁饮食、进食刺激性食物)、劳累、精神因素、服用药物。(1分)
(2)腹泻:每日排便次数、量及性状,有无里急后重,加重或缓解因素。粪便有无特殊气味。(2分)
(3)腹痛:性质、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与排便的关系,有无放射,加重或缓解因素。(2分)
(4)伴随症状:有无发热、盗汗、头晕、乏力,有无腹胀、恶心、呕吐。(2分)
2.诊疗经过
(1)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血常规、粪常规及隐血、肿瘤标志物,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1分)
(2)治疗情况:是否用过抗菌药物治疗,疗效如何。(1分)
3.一般情况
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小便及体重变化情况。(1分)
二、其他相关病史(3分)
1.有无药物过敏史。(0.5分)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结核病、炎症性肠病、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肿瘤病史。有无妇科疾病病史。有无疫区居住史。有无手术、外伤史。(2.5分)
2问诊技巧(2分)(一)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1分)
(二)能够围绕病情询问。(1分)
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肠结核(仅执业要求)、结核性腹膜炎(仅执业要求)
女性,36岁。腹胀伴低热2个月。
患者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胀,无恶心、呕吐。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3℃~37.8℃。大便1~3次/日,呈糊状,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自服“黄连素”治疗无效。发病以来食欲、睡眠可,小便正常,体重减轻2kg。15年前曾患“肺结核”。否认传染病接触史。父母体健,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37.6℃,P88次/分,R16次/分,BP/66mmHg。神志清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触诊柔韧感,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Hbg/L,RBC4.2×/L,WBC5.2×/L,N0.42,L0.55,Plt×/L。血沉38mm/h。
要求:根据以上病例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及以上诊断,应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列出者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
时间:15分钟
1初步诊断及主要诊断依据(8分)一、初步诊断(3分)
结核性腹膜炎(仅答“腹膜炎”得2分)(3分)
二、诊断依据(5分)(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
1.青年女性,慢性病程(1分)
2.既往“肺结核”病史(0.5分)
3.腹胀伴低热、消瘦(1分)
4.腹部柔韧感,脐周压痛,移动性浊音(+)(1.5分)
5.血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沉增快(1分)
2鉴别诊断(3分)1.恶性腹水(或肿瘤性腹水)(1分)
2.肝硬化腹水(1分)
3.其他疾病所致腹水(1分)
3进一步检查(5分)1.PPD试验或T淋巴细胞干扰素试验(T-SPOT.TB)(1分)
2.腹水检查:常规、生化、ADA、抗酸染色及细胞学检查(1.5分)
3.肝肾功能,抗核抗体谱,肿瘤标志物(1分)
4.腹部B超、CT检查,胸部X线片(1分)
5.必要时肠镜、腹腔镜检查(0.5分)
4治疗原则(6分)1.休息、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1分)
2.按“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原则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仅答“抗结核治疗”得2分)(3分)
3.酌情放腹水(1分)
4.对症治疗及健康教育(1分)
银成教育安卓教育
福建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