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腹膜腔穿刺术

2017-5-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来源:网络

腹膜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确定病因,或行腹腔内给药,当有大量腹水致呼吸困难或腹部胀痛时,可穿刺放液减轻症状。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诊断性腹腔穿刺

  腹部闭合性损伤、腹膜炎或腹腔积液,经临床检查化验和影像学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者,可行腹腔穿刺抽取腹腔内液体化验检查,以辅助诊断。

  2、治疗性腹腔穿刺

  腹水过多影响呼吸或循环,需排出部分腹水以降低腹压,缓解病人的症状;重症胰腺炎可行腹腔灌洗引流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可作为重症胰腺炎的辅助治疗;可经腹腔穿刺向腹腔内注入诊断或治疗性药物。

  (二)禁忌证

  1、肝性脑病先兆,放腹水可加速肝性脑病发作。

  2、结核性腹膜炎有粘连性包块者。

  3、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

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一)术前准备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2、操作前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腹腔穿刺术的目的和必要性,取得充分理解与合作,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3、穿刺前患者须排空膀胱,以免穿刺损伤膀胱。

  4、用物准备无菌腹腔穿刺包、无菌橡皮手套、无菌纱布和胶布、消毒棉签、2%利多卡因注射液或1%普鲁卡因(需做皮试)、2%碘酒或碘伏、75%乙醇、治疗盘、龙胆紫、消毒长橡皮管、无菌收集瓶、多头腹带、皮尺、盛腹水容器等。

  (二)注意事项

  1、操作应选择在诊疗室进行,如因病情需要在病室后床旁进行,周围宜用屏风遮蔽,限制室内人员数量,尽量减少室内人员走动。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术前应检查物品、器械是否完好无缺。

  4、术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适当处理。

  5、放液切勿过快、过多,肝硬化病人每次放液量通常不超过ml,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静脉输入清蛋白(40~60g/L腹水)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可于1~2h内排~ml,甚至放尽。如为血性腹水,仅留取标本送检,不宜放液。

  6、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如腹水量过多,腹内压过高时,在穿刺时应注意勿使自皮到壁层腹膜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穿刺针垂直刺入皮下后,稍向周围移动一下针头,尔后再刺入腹腔,以避免术后腹水继续漏出。如仍有液体不断渗漏,可用消毒火棉胶粘贴穿刺孔,并用蝶形胶布拉紧,再用多头腹带包裹腹部。

  7、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8、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9、若向腹腔内注气,注气量一次不超过ml。

三、操作方法

  1、体位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体位,患者可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少量腹水可取患侧侧卧位。

  2、选择适宜的穿刺点

  ①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为腹穿最常用穿刺点;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脏器且易愈合;

  ③侧卧位可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穿刺安全,适合少量腹水的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穿刺点可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3、自内向外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口罩及无菌手套,覆盖无菌洞巾,用胶布固定。

  4、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部位自皮肤至壁层腹膜行局部麻醉。

  5、术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腹穿针经麻醉处垂直缓缓刺入腹壁,用力均匀,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如为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如为大量放液减压,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输液夹子调整放液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如为腹膜腔内注药,待抽到腹水后即可将药液注入腹腔。

  6、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休息。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7、整理用物。

四、相关问答

  1、放腹水的量和度,有哪些注意事项?

  放液速度不可过快,若放液量大可与腹部放置沙袋,防止回心血量增多所致心功能障碍。

  2、防治腹水沿穿刺针路外渗有哪些方法?

  迷路穿刺;蝶形胶布固定弥合针路;术后按摩局部1~2分钟;涂火棉胶封闭。

  3、为什么放腹水时要严密观察病情?

  因大量腹水后,可导致病人水盐代谢失衡,血浆蛋白丢失,甚至发生虚脱、休克、肝性脑病等。

  4、穿刺点如何选择?

  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5、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全血样液体,如何辨别是腹腔内出血,抑或穿刺本身造成的出血?

  腹腔内出血因腹膜的脱纤维作用而使血液不凝。可将全血样液体置玻片上观察,若血液迅速凝固,多系穿刺针误刺血管所致,若不凝固,即为腹腔内出血。

  注: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若系诊断性穿刺,抽出少量腹水作检查之用即可拔出;若为治疗放液,一般最多不超过ml。

加入QQ群,与更多病理朋友同行: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北京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achenggw.net/fmjhyy/7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