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简讯上海长征医院胰胆肿瘤多学科
2019-2-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年12月7日(周一)下午14:00-17:00,医院门诊大楼7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第12次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邵成浩主任、消化内科曾欣副教授共同主持,参加者包括普外科、消化内科、影像科、肿瘤科、中医科、介入科等科室的专家教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研究生和进修生等。
会议现场学术讲座
骨肿瘤科博士后周旺《缺氧通路调控胰腺癌乳酸代谢的机制研究》
周旺医师首先介绍了研究方向及思路,先确定LDH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HIF是否对LDHA有调控作用,然后阐明HIF对LDHA的调控机制。通过对例组化标本的研究确定LDH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通过例荧光双标确定LDHA与HIF1/HIF2的共同表达关系,确定缺氧对LDHA的调控作用,通过内源性、外源SiRNA蛋白-染色质共沉淀确定HIF对LDHA的调控机制,通过以上一系列实验及研究,得出HIF通过与LDHApromoter-9bp相结合,启动LDHA的表达,以此影响并调节胰腺癌中乳酸代谢及肿瘤恶性循环的结论,并提出HIF活性抑制剂类药物可以作为胰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对周旺博士后团队对胰腺癌方面作出的研究贡献表示赞赏,同时提出普四科临床团队、研究生团队应加强与周旺博士后团队的合作,在扩大实验室标本方面提供帮助,同时亦可使实验室研究尽早服务于临床。
病例讨论-1
侍立刚主治医师《胰体癌累及肠系膜上静脉一例》
该患者为78岁女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一月,辅助检查提示CEA、CA、CA升高,CT提示胰体癌累及肠系膜上静脉,PET-CT未见远处转移,就该患者的下一步最佳治疗措施提出讨论。
影像科金涵弢主治医师:该患者CT表现为胰体部实质性占位,增强后表现为低密度,界限不清,符合胰腺癌诊断,同时CT阅片可发现,该患者存在明显的胰源性门脉高压,胃网膜血管、脾门血管扩张明显。
刘安安副主任:该患者胰体癌诊断明确,局部侵犯肠系膜上静脉,PET-CT未见远处转移,同时存在胰源性门脉高压,具备手术指征,但根治手术需切除肠系膜上静脉并重建,手术难度大,考虑到该患者年龄较大,手术风险偏高,手术是否可使该患者获益尚不能定论。
陈丹磊主治医师:该患者胰体癌诊断基本明确,肿块较大,侵犯包绕肠系膜上静脉达度,且累积长度较长,可归于“边缘可切除”类胰体癌,手术难度大,术中易发生大出血,如选择手术还需备人造血管,就以往经验,CEA、CA、CA同时升高的患者往往提示预后不佳,故提出是否可超声内镜下穿刺取得活检后行辅助化疗。
曾欣副教授:该患者胰腺癌诊断明确,肿瘤较大,同时造成明显的胰源性门脉高压,胃网膜血管曲张明显,故肿块穿刺活检有一定腹腔出血风险。
肿瘤科秦文星主治医师:该患者肿瘤指标及影像学表现均支持胰腺癌诊断,如考虑外科手术风险高或不能使患者获益,可进行全身化疗,考虑存在胰源性门脉高压,穿刺风险高,无法取得病理,可由两名副高以上共同决定化疗方案,可选择AG方案或GS方案。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胰体癌侵犯肠系膜上静脉诊断明确,具备手术指征,但该患者胰源性门脉高压明显,术中易发生大出血,同时肠系膜上静脉累积长度较长,故切除吻合难度大,需备人造血管。同时提出问题供大家会后参考讨论:该患者影像学表现考虑肠系膜上静脉已为肿瘤完全堵塞,侧支循环已建立,同时胃十二指肠动脉未受累,故手术是否可考虑切除受累肠系膜上静脉后不进行重建,以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目前国外已有报道。
病例讨论-2
朱洪旭主治医师《胰头占位一例》
该患者为61岁女性,上腹部饱胀不适半月,尿色加深一周入院,该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近半月监测胆红素特点支持为梗阻性黄疸,胆红素有下降趋势,CA有升高。
金涵弢主治医师:该患者CT表现为胰头钩突部位的低密度影,但未见明确实质性占位,故仅从CT影像学诊断困难,建议进一步行MRI及超声内镜检查。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主诉黄疸有半月,胆红素特点为梗阻性黄疸,但该患者一般状况良好,黄疸未见进行性加深,并出现下降趋势,不符合胰头恶性肿瘤造成的黄疸的特点,影像学表现于胰胆管汇合部未见明确实质性肿块,故不支持胰头恶性肿瘤的诊断,考虑良性疾病可能性大,故建议进一步行MRI及超声内镜检查,查IGG4排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暂不手术。
病例讨论-3
汤江涛主治医师《十二指肠壶腹周围占位一例》
患者为64岁女性,皮肤巩膜黄染10天,伴有寒颤、发热,近一周胆红素由umol/L迅速升高至umol/L以上。
金涵弢主治医师:就MRI表现,胰头部信号与胰体尾部信号不完全相同,体尾部明显萎缩,T2加权可见胰头部形态改变明显,不规则,肿块有所强化,故考虑肿块性胰腺炎可能大。
曾欣副教授:该患者八月份有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史,是否存在胆道损伤可能,就影像学表现应考虑炎症可能,建议超声内镜检查,必要时可活检。
邵成浩主任:首先对该患者短期内黄疸指数升高如此迅速作出解释:该患者有胆囊切除手术史,故一旦胆道发生完全性梗阻,因失去胆囊的缓冲作用,胆红素短期内可迅速升高。该患者胆红素大于umol/L,同时合并有胆道感染,故减黄指征明确,就影响学表现不能排除胰腺炎可能,故可行超声内镜检查,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病例讨论-4
孙璟川主治医师《结肠癌术后三年,胰头钩突占位一例》
患者为71岁女性,上腹部持续性钝痛伴腰背部酸痛,CT考虑为胰头钩突占位,恶性可能。PET-CT考虑为转移性淋巴结。穿刺活检提示为腺癌,免疫组化不能明确其起源。
金涵弢主治医师:结合其影像学特点,该肿块起源于胰外可能大,胰头脂肪浸润明显,主要为推压表现,考虑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
曾欣副教授:该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时可见胰腺组织,同时病理活检亦无法明确其起源,故不能完全排除胰腺起源恶性肿瘤可能。
刘安安副主任:该患者考虑为结肠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但手术入路仍应先行Kocher切口,掀起胰头后,进一步于腔静脉、腹主动脉前方进行分离切除。
邵成浩主任:1、针对结肠癌,术前CEA不高,术后CEA升高,或者术前CEA升高,术后CEA已明显下降,后复又升高,均可提示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远处转移,故该患者应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中西医诊疗白癜风